美国 1992 陶斯印第安村(Taos Pueblo)
陶斯位于里奥格兰德河一个小支流的峡谷里,包括一系列的居民点和仪式中心,是分布在今天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犹他州与科罗拉多州边界地区的具有史前传统的阿那萨基印第安部落文化的典型代表。陶斯印第安村可能出现在公元1400年以前,并且是由瓜得鲁普爵士条约确定的边界北部保存的最好的村落。
中文名 陶斯印第安村(镇)
外文名 Taos Pueblo
编 号 712-017
列入名录年份 1992年
介绍
陶斯印第安村是唯一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和美国国家历史地标的美国原住民社区。这些多层的土坯建筑已经连续存在了1000多年。
陶斯印第安村:美国国家历史遗迹名录编号66000496。
地理气候
位于北美洲北半部,约在北纬41°~83°,西经52°~141°之间。它东濒大西洋,西滨太平洋,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南接美国本土,北临北冰洋达北极圈。全国地貌呈西高东低状。西沿太平洋的落基山脉,有许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最高峰洛根峰海拔6046米。中部为大平原。
新墨西哥州主要河流有马更些河、育空河和圣劳伦斯河等。基保以马更些河最长全长4241公里。著名湖泊有大熊湖、大奴湖和休伦湖、安大略湖等。美国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
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稍低,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为2400~2700毫米。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一年仅两三个月温度在0℃以上。北极群岛,终年严寒。
风格特点
陶斯镇建于16世纪初,为早期西班牙人居民点之一。这座坐落在桑格·德·克里斯托山脉(另一资料为:圣克利·德·克里斯托山脉)西麓的小城镇位于美国西部的新墨西哥州。濒临格兰德河支流,风景秀丽,环境别致。小说家D·H·劳伦斯曾在此居住。以后这里成为作家和画家的聚集地。当地以印第安人节庆仪式的舞蹈闻名。
陶斯镇以土著部落著称,它是美国历史演化的一个片段写照,同时也是美国土著者的遗留小镇,仍保留着土著人的风俗传统。毫无疑问,美国西南部最优美、最古老,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土著部落当属陶斯镇的土著部落。
陶斯镇有三个不同风格的部落遗址。分别是朗巧斯·德·陶斯、费尔南多·德·陶斯和圣杰诺尼莫·德·陶斯。朗巧斯·德·陶斯保存着大量西班牙殖民地时期住宅遗址。费尔南多·德·陶斯是西班牙血统的美国人住宅遗址。最著名的是圣杰诺尼莫·德·陶斯,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一个小部落——普韦布罗部落的居住地。如今距离现代文明依旧非常遥远,仍处于土著部落阶段,与外界格格不入的居民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
普韦布罗部落的建筑是美国西南部最古老、最优美、保存最完好的印第安建筑之一。陶斯河的两岸聚集着大片的集合式房屋,被称做“北之家”和“南之家”。这些房屋的墙壁由晒干的砖坯砌成,外表涂上泥。房顶用绳子捆扎木梁而成。
房屋大小不一,一般都有四层或五层高。房屋地下都有三个专门进行祭祀活动的房间。用以烤制面包的炉灶等遗址也保存在这里。
建筑遗址
大约2000年前,阿纳萨扎伊部落的印第安人就在这里的洞穴中生活。他们开山凿石,在崖壁造屋。其中所有石屋中最大的是建于11世纪的“峭壁王宫”,其建筑形式与现代的公寓颇为相像,它有200个房间,分两层、三层和四层各种不同的规格。有几百个房间。各个居室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其建筑规模庞大,工艺技巧也相当娴熟。还有许多圆形的地下室盖在“峭壁王宫”的外缘,部族内部进行社交活动和敬神就在这里。还有一些露天庭院,专门用来做饭和做各种家务。
据推测,当时可能是一种母系社会,讲究民主平等。那时的印第安人已熟练地掌握了石屋建造和水利工程技术,能从事纺织、制陶、珠宝制造和雕刻等工作,并有一定的贸易活动。
第二大建筑遗址是建于12世纪的“云杉之屋”,这里共有房间100个。游人必须走过一条危险的长梯才能看到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石屋:在进入地下室时也须如此。此外还有许多建筑,如专门用于敬神的太阳庙、阳台屋、落日屋、方塔屋、雪松塔、回音室等,这里共有500余所古屋。另外有梯田建在峡谷两侧的坡地上,谷底有水池。
历史
陶斯印第安村从十七世纪起就成为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中心,陶斯的印第安村今天仍然还有各项文化活动。这里是印第安人抵御外部统治者入侵的象征。位于陶斯印第安村附近的圣热洛尼莫传教区是新墨西哥州最早的一个传教区,建于十七世纪早期。十八世纪期间。陶斯在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出于并不严格的防御方面的需要,这里一般采用了欧洲建筑的风格,这些包括:壁炉、外层大门和多用途的窗户。然而,陶斯印第安村是传统建筑风格与这一地区特有的美洲史前时期建筑风格和谐统一的典型代表。陶斯印第安村可以说是一个杰出的建筑博物馆和一个传统人类定居点的辉煌例证。这里代表着一种在不可避免的社会变更下变得脆弱的文化。
尽管已经被重新装修过,新墨西哥州陶斯的印第安村落仍在被当地土著居住着,向人们展示了自16世纪以前就开始的印第安人土胚结构建筑房屋的艺术,村落由两组房屋群组成,均用晒制的土胚泥砖砌成。墙底部一般厚2英尺,上部厚1英尺,每年墙壁要用泥灰重新抹过,并作为整个村落仪式的一部分。每一层的房屋都顺次往后推移,以做更高一层房屋的台阶。地面上的房屋和上部由门进入的房屋通常都比较矮小,要爬到上一层房屋要沿梯子上到屋子顶部开的洞口,最顶层和外面的房屋一般用于居住,里面的房屋用于储藏粮食谷物。屋顶用杉树木头盖成,未端穿过墙壁。木头上面覆盖着几层树枝,再上面是抹着厚厚的泥巴的草。泥巴外面是一层泥灰。
陶斯的印第安人村落中的建筑非常复杂得却与周围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是美国西南部本土干旱地带的土胚建筑的典范。当地土著的风情文化和建筑特色无一不使陶斯和新墨西哥州北部成为一块具有魔力的地方。
风俗文化
在美国西部的新墨西哥州地区的印第安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民族的信仰、习俗。例如在婚育中,孕妇不得在家中生产,而要到树林中另搭草棚,生起炉火,由生母接生,丈夫不得靠近。女人分娩生子不是仰卧,而采取蹲式。如果生的是女孩,几个月后就为她定亲,满7岁就搬到丈夫家住,但不能同居。待她来首次月经后,再搬回娘家,独居一个月,再由丈夫领到河边洗浴后完婚。在这种奇特的婚礼之后,姑娘才回到村子,与亲人欢歌跳舞。
印第安人的葬礼更有许多信仰、习俗,甚至令人毛骨悚然。在“亡灵节”期间,印第安人要砍下一段粗大的树干,竖放在村子的广场中央,用刀刮去一段树皮,在裸露部分画上图案,然后缠上大把的红、白、灰三色线,在树干顶部插上几根鲜艳夺目的羽毛。每一根树干象征着一名死者。黄昏后,燃起篝火,巫师在火旁边跳边念经。死者亲属在树干前号啕大哭,直到第二天的黎明。
冰神的祭典活动
这种祭典要持续好几天。参加活动的印第安人都打扮成半人半兽的形象(传说中一只公熊和一个印第安女人的后代),这就是“乌库库”。这些印第安人头上戴着厚实的毛风帽,只露出两只眼睛,身上披着羊驼皮。从手中挥动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作响。到了天气最冷的时候,“乌库库”们开始向无边的冰峰发动冲击。他们惟一所想的就是向上攀登,取下冰峰上的冰块,即冰神的心。当然上了冰峰他们也要背着沉重的冰块沿着杂技演员才能走的路下来。这一天,有成百公斤的冰被“乌库库”从山顶上背下来,放在一块巨大岩石的祭台上,奉献给印第安的祖先。他们深信这种冰能治百病。
每年的“冬至日”,印第安人要举行祭祀太阳神的祭典。在祭祀太阳神的时候,要跳太阳舞。太阳舞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祭祀祷告。一旦太阳大放光芒,在祭司的示意下,大家欢呼雀跃而起,开始了祭祀的序幕。跳舞的人脱掉上衣,身上只穿红色短裤,头上戴着古加叶编织成的花环,围绕在由牛头骨和热石堆成的祭坛前。场地中央竖立一株棉花树干——圣树,这圣树是由土著长老专门在棉花树丛中,找到的一株向阳实心的新树。祭神开始时,歌手们打着大鼓唱着:“全能的神怜悯我!”舞蹈的人随着咚咚的节奏跳起舞来。他们一边跳着,一边睁大眼睛注视着灿烂的太阳。一连三天就这样持续着。第四天是最神圣的,等到天空有老鹰飞翔的时候,跳舞的人们一个个躺在圣树下。这时,祭司跪在他们身旁,俯身用锋利的刀子往他们的胸肌上一戳,顿时血流如注。祭司再用一根木条穿过伤口。木条尾端系着一条生牛皮,再将生牛皮绑到圣树上。这时在场外观礼的少女们,会高呼哭泣,并唱着《歌颂你,勇敢的心灵!》的赞歌。
世遗评价
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Ⅳ),陶斯印第安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492)的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美国世界遗产之一。
评价:陶斯印第安村位于里奥格兰河的一个支流的山谷中,是用泥砖和石块建成的村落,它反映了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文明程度。
陶斯印第安村位于里奥格兰德河一个小支流的峡谷里,建于16世纪初,是用泥砖和石块建成的村落,包括一系列的居民点和仪式中心,它反映了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文明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