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浙江 10. 鲁迅故里-沈园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 沈园的故事.mp4 |
中国 浙江 10. 鲁迅故里-沈园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 绍兴沈园:一曲钗头凤 千古故园情.mp4 |
中国 浙江 10. 鲁迅故里-沈园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 绍兴鲁迅故里纪实_超清.mp4 |
中国 浙江 10. 鲁迅故里-沈园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简介
绍兴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是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修缮、保护于1953年,占地面积50公顷 。
绍兴鲁迅故里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绍兴鲁迅故里保护和延续绍兴古城的传统风貌的典型,打造成生态型的“文物森林”,体现了绍兴古城保护的完整性,被誉为中国名人故居保护的范例 。1988年1月13日,绍兴鲁迅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绍兴鲁迅故里
所属年代 1881-1898年
地理位置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
占地面积 50公顷
开放时间 周一:8:30-17:00,周二:8:30-21:00(冬季8:30-20:30)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祖居、绍兴鲁迅纪念馆
保护级别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批准编号 8-8
批准时间 1988年1月13日
历史沿革
1953年1月,绍兴鲁迅纪念馆成立。
2008年6月1日,绍兴鲁迅故里实行整体免费开放 。
2008年,绍兴鲁迅故里在景区内建立了12315消费者维权联络站。
2010年,绍兴鲁迅故里在游客中心显著位置开设了消费投诉台和消费投诉调解室。
2012年,绍兴鲁迅故里开始实施“世界的鲁迅”工程,已与希腊赞扎基斯博物馆、丹麦安徒生博物馆、法国雨果博物馆、俄罗斯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缔结为友好博物馆 。
建筑格局
绍兴鲁迅故里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是广大游客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情、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
周家老台门,建于清乾隆年间(1711年-1799年),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它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由门厅、大厅、香火堂、座楼等组成,截至2017年1月是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德寿堂”系周家接待来访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 。
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
鲁迅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建筑共分三进,由台门斗、大厅、侧厢及杂屋等组成。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这里,百草园就在其中。鲁迅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踪迹 。
百草园
百草园原为周家新台门族人所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鲁迅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回忆说:“我家的后面有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内的泥墙根、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等等 。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私塾。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约五年的时间 。
鲁迅笔下风情园
鲁迅笔下风情园环境优雅且寓古迹,为古城保存最完好的花园式台门。依次设立“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神赛会”、“男婚女嫁”四个主题陈列馆。它以鲁迅笔下的人物、风俗为载体,再现了绍兴独特的风土人情 。
绍兴鲁迅纪念馆
绍兴鲁迅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它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使其与该地区传统街巷肌理保持统一。纪念馆外部为绍兴台门建筑形式,主入口采用绍兴传统竹丝台门。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采用编年体形式,以时间为序,在全面反映鲁迅一生业绩,以及思想发展轨迹的基础上,重点反映鲁迅与故乡绍兴的渊源关系,具有鲜明的绍兴地域特色 。
历史人物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详情参见词条:鲁迅)
文物价值
绍兴鲁迅故里是保护和延续绍兴古城的传统风貌的典型,保持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的生活意境,体现粉墙黛瓦坡顶青石板的建筑格调,并严格按中国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划定文物古迹、古建筑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实行原地、原物、原状保护,使整个环境风貌达到整齐、美观、和谐,从而将孤立的“文物大树”连缀成片,打造成生态型的“文物森林”,体现了绍兴古城保护的完整性,被誉为中国名人故居保护的范例 。
沈园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宋代著名园林,沈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沈园,又名“沈氏园”,是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始建于宋代,初成时规模很大,占地七十亩之多。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沈园为国家5A级景区,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
为致敬广大医务工作者,景区自2020年2月19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区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
中文名称 沈园
外文名称 Shen garden
地理位置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57亩
开放时间 8:00-17:00、17:30-22:00
景点级别 AAAAA级 门票价格 40元(白天)
著名景点 陆游纪念馆 孤鹤亭 葫芦池 半壁亭 双桂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始建时间 宋代
简介
沈园分为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有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钗头凤碑、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1963年被确定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陆游曾在此留下著名诗篇《钗头凤》。词于壁间,极言"离索"之痛。唐琬见而和之,情意凄绝,不久抑郁而逝。晚年陆游数度访沈园,赋诗述怀。公元1192年重游沈园,又赋诗一首,写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于石,读之怅然"。
地理环境
沈园拥有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处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园林。古迹区内葫芦池与小山仍是宋代原物遗存,其余大多为在考古挖掘的基础上修复的;东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位于古迹区东侧,又被称为情侣园,尽显江南造园特色;南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位于古迹区南首,主要由沈园之夜演艺剧场和陆游纪念馆组成。
在布局上,沈园内部三个“园中之园”各自的景观组合均以水为景观主题。除南苑的务观堂、安丰堂等系纪念性景观,因而采用规则的中轴对称布局外,沈园的三个院落仍旧是自然式园林院落布局。同时,各园之间相互呼应,相互因借,创造出更美的画面和更多的情趣。
在自由式布局的基础上,各个院落的景物呈向内“聚合”态势的布置,即院落所有建筑都朝向水面,所有景物的安排也从高度上来看有一个从外向内跌落的趋势,这就是江南园林中以水体为中心的造园常用的“内向性”布局特点。
沈园在保证基本的园林活动空间外,水体、建筑、山体及植被(花木)进行了合理的配置。整个沈园之内建筑不多,满地绿荫,挖池堆山,栽松植竹,临池造轩,极为古朴。园林四要素的完美结合,相互协调,营造出咫尺山林的意境,突出了各苑的主题气氛。
水体
水体作为沈园的景观主体,虽然总体面积较小,但在各苑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为了充分发挥水体景观的优势,在水面周围布置建筑、假山、游廊等,扩大了各苑水面的实际控制范围,增加了园林情致和乐趣。沈园之中对水面的处理有两种,即分散用水和集中用水。北苑和东苑属分散用水,将水面用不同的构筑物小品划分成几个水面,是从人的亲水性出发,合理利用苑内空旷地带,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南苑则属集中用水,水面分散程度不大,保持了整体统一的效果,景物分布于四周,合理地利用了园林死角。
建筑
“看与被看”的关系,一直是古典园林造景的一个重要环节,沈园中的建筑配置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园中建筑的配置很好地利用了大面积水体的特点,基本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观景位置,如冷翠亭、孤鹤轩以及琴台等;观景的同时,将自身作为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点缀的作用。
山体
沈园之中地面起伏较小,为了塑造山林静幽的意境,园中多处用了石景。东苑和南苑堆置了假山,不同的是东苑采用的是玲珑多孔的太湖石,山体小巧而秀气,象征了陆游与唐琬之爱的细腻多情;而南苑则是厚重硬直的黄色斧劈石,隐喻了陆游性格的直傲与不拘小节。二山各有特色,烘托了各苑的主题。
北苑中八咏楼楼南有假山两座,上有“闲云亭”及“明池”,此为全园最高点。
植物
沈园共有68种植物,包括了乔木、灌木、藤本和水生植物各个类别。种植密度以东苑和北苑较大,主要用来对苑内空旷地带进行补充,弥补线路上建筑数量少而在立面和平面上形成的空隙;东苑还设置了一小块杉木林带,疏密相间,丰富了景深和立面景观。
历史文化
历史
沈园始建于南宋,建成之初占地在70多亩。因为沈园最初的主人姓沈,但具体名字已无从考证,所以称为“沈氏园”。
公元1151年,陆游与唐婉在沈园重逢,并作《钗头凤》。
约公元1199年,陆游再游沈园,作《沈园》两首。
公元1205年,陆游夜游沈园,作《十二月二日夜游沈氏亭园》。
元至清时期,经历多次变迁,曾更名“许氏园”。
绍兴解放之时,仅存一隅,约4.6亩。郭沫若先生1962年游历沈园时,仍是荒凉不堪,曾作《钗头凤》描写园中的景象。沈园门额“沈氏园”三字即为郭沫若1962年所题。
1963年3月11日,沈园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为修复沈园,对西侧7.2亩旧址进行考古,发现六朝古井、唐宋建筑、明代水池及瓦当、滴水,脊饰、湖石等遗迹、遗物。
1987、1994年两次扩建,全园占地恢复到18.5亩。园内新建了石碑坊、冷翠亭、六朝井亭、八咏楼、孤鹤轩、双桂堂、闲云亭、半壁亭、放翁桥等仿宋建筑,堆置了假山,栽植桃、梅、柳、竹,重修题词壁断垣,重镌陆游《钗头凤》词,使故园展现了原貌。
2001年5月,沈园增添新景,主要有陆游纪念馆、连理园、情侣园等三大部分,十多个景点,面积达57亩。
文化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波折重重,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青梅竹马,婚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伉俪情深。但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她认为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误了前程,而且两人婚后三年始终未能生养。于是陆母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为由逼迫孝顺的儿子休妻。虽然两个感情很深,不忍分离,但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虽然万般无奈,最终陆游还是遂了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而唐婉也被迫嫁给越中名士赵士程,陆游与唐婉纵然百般恩爱,终落得劳燕分飞的地步。
转眼十年,公元1151年(南宋绍兴二十一年)春日,沈氏园对外开放,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前往,却意外地遇见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尽管两人中间隔着十年的光阴悠悠,但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他们情感世界的最深处,正当陆游打算黯然离去的时候,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差人给他送去了酒菜。陆游触景伤情,怅然在墙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唐婉见之,感慨万千,一病不起,终因愁怨难解,郁郁而终!病中,唐婉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阕。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
陆游63岁时,有人送来菊花缝制的枕囊,触物伤怀,老人想起自己二十岁时与唐婉新婚燕尔,两人采集菊花晒干作为枕芯,缝制了一对“菊枕”。为此陆游写了一首“菊枕诗”,作为他们夫妻新婚定情之作。这在他的《剑南诗稿》中有记录:“余年二十时,尚作菊枕诗。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虽然当时广为传诵,可惜却没能流传下来。此时又见菊枕,不禁百感交集,又写下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菊枕诗”,题曰: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诗云:
采得黄花作枕囊,
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
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
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
只有清香似旧时!
陆游66岁之后隐居故乡,过着简朴、宁静的农村生活,但对年少时的情感总无法忘怀。
67岁重游沈园,陆游看到当年题写《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枫叶初丹槲叶黄,
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
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旧题尘漠漠,
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
回向蒲龛一炷香。
75岁,唐婉逝世四十年,陆游旧地重游,“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沈园》二绝句:
绝句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绝句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后来就一直住在沈园附近。
81岁,陆游做梦游沈园,及醒,感慨系之,在《梦游沈家园》中悲叹: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绿蘸池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82岁时陆游对唐琬仍是念念难忘,又写下:
城南亭榭锁闲坊,
孤鹤归来只自伤,
尘渍苔侵数行墨,
尔来谁为拂颓墙?
84岁,陆游辞世前一年,不顾年迈体弱、再游沈园。作《春游》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主要景点
沈园中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依据历史面貌或沈园文化内涵所需要,被有序地分布在沈园三大区内,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等十景。
沈园之夜
沈园之夜是一个夜游景点,有“码头恭迎、市井夜市、开园仪式、诗境游园、乡饮酒礼、礼饼献瑞、开戏鸣锣 ”等具体活动情景。提供家丁恭候、宋币换购、管家迎客、侍女讲解、品饼饮酒、民乐伴奏、堂会表演七项服务。游客可以在参与了宋代大户人家的开园仪式后,在侍女陪同下游园,欣赏风情大戏,醉在花前月下、灯影酒香之中,感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凄美的爱情故事。欣赏堂会表演《沈园情》,感受浓郁的绍兴地方文化。
陆游纪念馆
陆游纪念馆位于沈园古迹区南侧。由陆游史迹陈列(安丰堂)、碑廊、务观堂和雕塑等组成。馆内展出大量手迹、照片、画幅、善本、托拓片、实物模型等,反映了陆游爱国忧民和作为一代文豪的辉煌成就。展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爱国壮志;第二部分:爱乡赤子;第三部分:爱情悲歌。
双桂堂
双桂堂是一处仿宋建筑庭院,庭院建筑,屋宇两楹,古雅幽静。天井内植有两棵桂树,一棵金桂,一棵银桂,故称“双桂堂”。
葫芦池
葫芦池原名荷花池,但由于它的形状很像葫芦,所以民间就把它称为葫芦池。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在池的西侧发现了一条葫芦池的排洪沟。在排洪沟的同一地层发现了许多典型的宋代遗物。
孤鹤轩
孤鹤轩亦称“孤鹤哀鸣”处,是陆放翁的自喻。伟大爱国诗人陆游因南宋朝廷昏庸,壮志难以实现,发出孤鹤的哀鸣,以孤鹤自喻,隐喻诗人在人生中痛失伴侣,事业上报国无门、爱民有罪、屡遭贬职的坎坷一生。亭内有“亭池”遗址,1985年考古发掘时在此发现唐亭阁和明代的假山、鱼池遗址。“孤鹤轩”匾额分为内外两块,内匾额由著名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谢稚柳题写,亭外由大康敬书。
六朝井亭
六朝井亭是唐、五代、宋、明、清的亭阁、砖井、池塘和假山等建筑遗址多处,是沈园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六朝井亭”亭内有古井一口,此井亭中间可以望到天空,亭顶中空,可以使井承天露,象征诗人覆水欲收的意愿;中空“承天光”,解决雨水活性和采光,使人们从中体现向往婚姻光明自由的愿望。
断云石
断云石在沈园入口处,陆游曾写过诗句“断云幽梦事茫茫”,“断云”谐音“断缘”,此石中间断开,但依依不愿分离,向人们诉说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点明沈园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