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国家4A级风景区 《醉美乡村》第三期:铜川玉华宫_超清.mp4 |
805.国家4A级风景区 倾听来自玉华宫的声音(1).mp4 |
805.国家4A级风景区 倾听来自玉华宫的声音(2).mp4 |
805.国家4A级风景区 倾听来自玉华宫的声音(3).mp4 |
805.国家4A级风景区 倾听来自玉华宫的声音(4).mp4 |
805.国家4A级风景区 带你了解玉华宫的故事.mp4 |
805.国家4A级风景区 掌门人访谈—玉华宫.mp4 |
805.国家4A级风景区 玉华宫宣传片_超清.mp4 |
805.国家4A级风景区 航拍玉华宫景区.mp4 |
805.国家4A级风景区 铜川玉华宫宣传片_标清.mp4 |
805 国家4A级风景区 陕西铜川市玉华宫简介
唐玉华宫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铜川市西北郊玉华镇(原焦坪煤矿),距铜川市市区约70公里,北距人文初祖黄帝陵55公里,南距古城西安120公里,属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南端的乔山山系,海拔1671米,年平均气温8.4℃,总面积2482公顷,森林覆盖率95.6%。
玉华宫景区内有郭玉沟、珊瑚谷洞天福地,有玉华湖、七叶湖风光无限,有丝路玄奘纪念馆、六小龄童艺术馆文化璀璨。阳春,山花烂漫,美不胜收;盛夏,溪回松风,旷然神怡;金秋,色彩斑斓,壮美如画;隆冬,银装素裹,冰雪梦幻。可谓是“瑶琳福地,景象万千,人杰地灵,源远流长”
景区已成为以林海为背景,以绿色为基调,以唐文化为核心,以四季不同风光和特色旅游活动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 、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运动营地。
中文名称 唐玉华宫风景名胜区
外文名称 YuHuaGong
地理位置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玉华宫景区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32㎞²
开放时间 早8:00-晚17:00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旺季60元/人次,淡季:40元/人次
著名景点 丝路玄奘纪念馆 郭玉沟 肃成院遗址 玉华宫冰雕
海 拔 1671米
建议游玩时长 1天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陕西省铜川市
发展历史
玉华宫原名仁智宫,属唐代帝王四大避暑行宫之首。在四大避暑胜地中,玉华宫是修建最晚、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帝王行宫,名列四大避暑胜地之首。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 642 年)营造的一座军事要塞与避暑合一的山宫。建成之际,李渊就率次子秦王李世民和四子齐王李元吉来此避暑。时值留守京城长安的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争夺皇位正酣。李建成认为此时天赐良机,乘势起兵,发动了宫廷政变。李渊得知消息后采取果断措施平定了叛乱,逼迫李建成不得不来到仁智宫向父亲负荆请罪请求饶恕。李渊便将其关押,在此上演了一幕历史上著名的仁智宫“扣释太子”事件 。
武德九年(公元 626 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 ,并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二十一年(公元 647 年),唐太宗李世民命令曾营建高祖献陵、太宗昭陵、时任工部尚书的建筑大师阎立德扩建仁智宫,改称“玉华宫”,并写了玉华宫手诏,扩建后的玉华宫占地九顷,建有五门十殿,气势恢宏。
玉华宫囊括玉华山川的凤凰谷、珊瑚谷、芝兰谷,成为唐太宗晚年处理朝政的地方。永徽二年(公元 651),唐高宗李治颁布诏书,废弃玉华宫为玉华寺,从此,玉华宫结束了其作为皇家避暑离宫的使命。此后,玉华宫也日趋衰落,大部分建筑毁于唐中期的安史之乱 。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十月玄奘大师于玉华寺翻译佛经四年有余,并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于此。宋至明清时期的玉华寺即位于玉华宫肃成殿所在地。
据考察,鼎盛时的玉华富有九殿五门,具有中轴线和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十分完美。整体建筑以“玉华殿”﹑“排云殿”为中轴线,根据河谷走向,因地制宜,同东侧“晖和殿”,西侧“别殿”构成东西对称的布局。同时宫殿建筑与周围悬崖峭壁、蜿蜒流水、葱郁林木等幽雅景物紧密结合,壮观雄伟的青瓦白墙宫殿与千峰翠色互相辉映。北部“肃成殿”,建筑 物与峭壁结合,成为广殿式后歇山式窟檐建筑,更具有我国传统特点。同时疏通山泉,排除积水,造成殿宇旁飞流直下的“飞雨”与“水帘”。这些巧妙的建筑艺术,恰如《册府元龟》所载:“匠人以为层岩峻谷,无遐揽长,于是疏泉抗殿,包山通苑”
据《资治通鉴》等数十部重要史书记载,代名人留有 颂词,已发现23首,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写有《玉华宫铭》,词中有“顺访峒山,镌芳金石。道光轩驾,声流姬迹”的赞词,把玉华山比作神仙住的崆峒山;杜甫写有《玉华宫》“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
地理环境
玉华宫景区三面依山,一面临水,以乔山山脉的凤凰山为主峰,海拔 1671米。景区千顷松涛,满山松林遍布,为我国最大的油松林区。自然景观以雄秀、奇丽、清幽为特征,这里群山环绕,峰峦叠嶂,林木竞秀,飞瀑长泻,景区内有山峰28座,岩嶂26处,寒泉1孔,瀑布5处,碧泊10处,还有5条小溪和多处岩洞。这里山势雄伟壁立,山体外柔内刚。玉华之水、久负盛名,承接于天,喷出与地,出露形式多种多样,瀑布虽不水丰,但奇异特殊,有的似珠帘倒挂,有的似晴天飞雨。有的似云崖撒珠,倘若仰头细看,“崖顶飞瀑晴亦雨,碎珠拂面夏如秋”。由于海拔高度、植被、地形原因,这里小气候特殊,一年四季随着季节时令的变迁,山体景色各异,阳春山花遍野,争奇斗艳;入夏浓荫蔽日,气候凉爽宜人;深秋红叶灿漫,如火如荼;朔冬群山银装,棵棵“玉树”枝枝“梨花”。如在12月到次年4月还能观赏到层岩悬崖壁下的“冰 凌玉塔”。景区植被丰富,科种繁多,林相整齐,葱郁有序,林中山路,高低盘旋,石径曲折迂回,特别是沉积岩的层里结构,从悬崖峭壁之上展现出自身的韵律,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整个景区空间层次丰富,景物深邃。
玉华宫是盛唐帝王的行宫,唐高祖李渊建“仁智宫”,唐太宗李世民扩建为五门九殿,改称“玉华宫”。唐代玄奘法师在此译经四载,完成了20万颂的《大般若经》,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于此。现有肃成院玄奘手制石雕佛足印、石雕金刚佛座等珍贵文物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珊瑚谷(西宫)、郭玉沟(东宫)佛翕石窟、佛雕石刻遗址保存完好,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景点介绍
郭玉沟
玉华宫东宫也叫郭玉沟,树木郁葱,清泉细流,天然岩窟鬼斧神工,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若仙境一般。初春,山花烂漫,到玉华宫赏花,沉醉于山花烂漫之中,流连忘返;盛夏,溪回松风,旷然神怡,到玉华宫避暑,置身天然氧吧,感受郭玉沟的清爽和宁静;金秋,秋菊盛开,色彩斑斓,到玉华宫游园,体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隆冬,银装素裹,冰雕灯展 喜迎四方游客。
郭玉沟因唐大将郭子仪屯兵之所命名,有“秀夺三秦”的美誉。郭玉沟位于玉华宫景区东部,峡谷全长约5里,沟内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动植物种类丰富,号称“天然动植物基因库”。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景区开展了生态健康休闲、林海探险、科普教学等活动。
郭玉沟内有山崩奇观一处,悬崖两列,唐窟20余洞,风语林、金蛙石、醉浴等景观情趣盎然。还曾发现唐代哨岗“松树台”。立足“松树台”居高临下,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可谓天设地造。在“松树台”附近,考古发现了唐代的建筑材料,如铭纹瓦当、下水管道等,出土了有玉华窑铭文的瓷器、陶器,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被称为玉华宫活化石,现存于玉华博物馆内。
沟内林相整齐,层次鲜明,四季景色如画。春天,百花争艳,鸟鸣盈耳;夏季,凉爽清幽,松涛和唱;深秋,红黄青紫,色彩斑斓;隆冬,银装素裹,翠松争荣。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景点。
丝路玄奘纪念馆
丝路玄奘纪念馆,位于唐玉华宫风景区内,风景秀丽。唐玄奘大师一生译经1335卷,在玉华宫就完成了682卷。玄奘在玉华寺译经6年有余,最终译完了取回的佛经,在此圆寂。当年玉华寺已成遗迹,在玉华宫旧址上建成的“玄奘纪念馆”已向社会开放,展出了与玄奘有关的文物、经卷、图片及塑像。
玄奘纪念馆由三藏院、碑林院、文物陈列院组成。占地150亩,馆内设置了“凤鸣陈河”、“净土寺剃度”、“遍访名师”、“西出玉门”、“高昌结盟”、“沙漠酷度”、“密林遇险”、“山寨歌舞”、“天崩地裂”、“阿富汗民俗”、“尼泊尔王宫”、“那兰陀寺”、“印度风光”、“声震五印”、“唐王接见”、“雁塔译经”、“五百罗汉堂”等40个大型场景。采用高科技控制,声光电兼备,游客置身其中,可领略中原民俗,三峡奇景,古城雄姿,塞北大漠,以及中亚、南亚等异国的名山大川,宫廷殿堂,原始森林,佛国风情。
三藏院两侧长廊,陈列着长达100米的玄奘生平汉白玉浮雕。馆内收藏有我国最早的佛足印石,历史记载为玄奘法师请制;高7.5米的唐代陀罗尼经幢;玄奘大师翻译流传的大量佛经;刻着玄奘手迹铭文的石雕金刚座;唐太宗《建玉华宫手诏》以及玄奘《谢得入山表》原文等大量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
据历史记载,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八月,太宗皇帝在玉华宫为玄奘法师亲笔御撰大唐三藏圣教,高宗皇帝又作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唐永徽二年,高宗李治废玉华宫为玉华寺,公元659年将玉华寺赐供玄奘翻译佛经,直至公元664年圆寂成佛,玄奘大师在玉华宫的近6年多时间里,译经讲学,广做佛事,使玉华宫成为当时世界佛学交流中心。
肃成院遗址
肃成院原名“肃成殿”,是玉华宫“五门九殿”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玄奘于显庆四年(659年)来玉华寺译经的一处极为重要的遗迹。该窟群主体凿于唐初。窟内现留存有玄奘法师礼佛活动的佛教石刻(金刚座和佛迹记碑)。兰芝谷内肃成院石窟就是玄奘法师在玉华寺译经期间为礼拜佛祖而造。
玄奘法师在玉华寺译经期间,肃成院是其居住、礼佛的场所。在此开窟造像、石雕或泥塑,为玄奘法师请来的初唐著名画家、塑工宋法智所做。千古沧桑,肃成院石窟内的佛教造像今已无存,仅有金刚座和佛迹记碑留存于此。
“金刚座”特指释迦牟尼成等正觉时的座处。在古印度摩揭陀国摩诃菩提寺南边尼连禅河西岸的“菩提树垣”内,玄奘法师游学天竺时曾来此顶礼膜拜。后来玉华寺译经之余,玄奘于肃成院石窟内敬造释迦佛像供养,惜今仅存其座。金刚座青石质,方形基座上承以束腰莲台,莲台顶部刻长方形凹槽以连接释迦佛像。莲台上部剔地形成肥硕的仰状莲瓣,下部浮雕如意云头,方形基座正面左侧镌刻造像题记共20字,楷书,其文为:“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1956年,这件佛门至宝被移至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展示。1964年7月4日,玄奘法师圆寂1300周年纪念法会在西安大慈恩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将玄奘法师敬造的这尊佛像底座的铭文拓片作为珍贵礼物分赠与会代表,时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赵朴初居士为铭文拓片赋诗一首:“片石勒银钩,象教赖不堕。虽失天人师,犹留金刚座。想见翻经手,磨勘往复过。千载如晤对,心光照天破。”赵朴初先生诗文一出,时人遂以“金刚座”称玄奘法师遗留下来的这件佛门重宝。
“佛迹记碑”此前多称“佛足印”“佛足碑”。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游历五印诸国,亲礼释迦足印刻石。玄奘法师在玉华寺译经期间,曾于肃成院石窟按照印度佛足印的原样敬造释迦足迹石刻供奉膜拜。玄奘法师敬造的这通佛迹记碑,具有极高的艺术性。1999年在玉华寺肃成院遗址中,发现佛迹记碑题记部分残块,碑为青石质,上有铭文数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