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八泉峡风光----《人说山西好风光》专辑之十一.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八泉峡(山西太行山大峡谷).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南太行旅游(08)八泉峡_超清.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太行大峡谷八泉峡景区2016.5.15(配音:柔情似水轻音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家乡 走进百里画廊-太行大峡谷.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山西壶关八泉峡索道风光_超清.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山西壶关太行大峡谷.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山西行(三)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 青龙峡)_超清.mp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山西行(四)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_超清.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巍峨太行山1山西王莽岭锡崖沟景区_高清.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巍峨太行山2山西长治天脊山井底村景区_高清.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巍峨太行山3山西壶关大峡谷红豆峡_高清.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巍峨太行山6河南林州大峡谷王相岩_高清.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巍峨太行山8河南林州太行屋脊_高清.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游世界奇峡 享天然氧吧(八泉峡)_超清.mp4 |
中国 山西 8.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简介
八泉峡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西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中段,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旅游专线北侧,流程11公里,流域总面积60.3平方公里,其中旅游开发可利用面积0.5平方公里。该峡谷集江河峡谷、石灰岩地区干旱峡谷和溪流峡谷诸般景致为一体。
该峡气候湿润,植被良好,旅游资源丰美,地理位置处优,中科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在关于太行山大峡谷开发的规划文本中,称之为“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该峡共分五个景区,拥有近百个景点,是自然观光、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的理想佳境。
中文名称 八泉峡
地理位置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
级 别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区域面积 60.3平方公里
景观类型 自然景观
八泉峡简介
八泉峡旅游风景区是山西太行山大峡谷内风景最为壮美、内涵最为丰富、气势最为宏大的高品位景区之一。由于太行山大峡谷中的桥后山沟有八股泉水同出一地,自古以来民间就称之为“八道水”,加之峡谷中部又有两处泉群均为八个泉眼,三处泉水数量均为八,所以太行山大峡谷此处的景区被命名为“八泉峡”。
八泉峡详景
八泉峡也是龙泉峡的一条支峡,八泉峡呈南北走向,全长13公里,宽处20米,窄处3米,落差300余米,其中点缀着三溶洞、一线天、九栈道、八道水等4个景点。八泉峡北口悬崖绝壁周围有八个泉眼,常年流水不息,喷泉、瀑布直跌谷底,汇成八道水流出,故得名八泉峡。 游客走进八泉峡,踩着八道水中的石头逆流而上,映入眼帘的是积满山谷的河水、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往里走数百米,峡谷两侧悬崖绝壁合拢成两个孤形,围出圆形天井,(天井口小腹大嵌在东侧悬崖绝壁上)1,它是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龙洞口呈椭圆形,好似龙口,平均直径4米,距谷底高度30米,从洞中流出的水旱季恰如雨滴,雨季喷薄如柱,故称龙洞。攀上悬崖绝壁,进入狭小的龙洞口,发现里面洞窟宽大,窟顶泉水淅沥,地上石笋林立,洞深莫测。 从龙洞出来,前行数百米,便是三溶洞中的第二洞——朱砂洞。朱砂洞也位于悬崖峭壁上,是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朱砂洞口为椭圆形,平均直径3米,距谷底高度50米,潺潺清流,倾泻到洞外。沿小径攀援而上,拨开洞口前生长的灌木杂草,进入洞内,只见洞窟高低不平,宽窄不一,深浅不测。据当地民间传说:溶洞里原来蕴藏着丰富的朱砂矿藏,把流出来的水都染红了,因此人们称其为朱砂洞。206年(汉建安十一年)冬,曹操率大军进攻壶关,高干粮尽援绝,只好单人匹马逃出关城。守关高军士兵树倒猢狲散,各自逃命,其中一个士兵跑到八泉峡朱砂洞中,发现了洞里的朱砂矿藏。他欣喜若狂,抽出宝剑,拼命挖掘朱砂,打算运出去卖掉,发一大笔横财。不料想竟然从朱砂里挖出石碑,上面刻着“贪财者必自毙”六个大字。高军士兵吓坏了,慌忙扔下宝剑,逃离朱砂洞。经他胡挖乱掘,洞内朱砂矿产资源遭到破坏,流出的水越来越清,最终成为今天的样子。 继续前行,抬头仰望,只见两侧悬崖峭壁间距离越来越近,把辽阔的天际拥挤成一缕线条,这就是一线天。一线天总长度达10公里,随峰回路转,弯曲绵延,宽窄突变,使游客备感新奇刺激。一线天地段峡谷间距急速收窄,水流受到约束,越涨越高,越流越急,已漫过水中的石头。游客只能卷起裤腿,淌着深没膝盖的河水前行,不久河水已浸至游客腰部,寒气彻骨。正当苦无桥梁、舟楫时,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呈现在游客面前。栈道有的地段是在岩石上凿出蹬脚、把手,供人攀援;有的地段是用藤蔓当荡索,供人摆渡;还有的地段是用岩石堆成阶梯,供人上下,总共有九个不同的地段,故名九栈道。登上九栈道,需要格外小心谨慎,务必要踩牢脚蹬,抓紧把手,荡好藤索,登稳阶梯,否则定会落入水中,狼狈不堪。在栈道上行进途中,偶尔停止行动,俯视脚下急流,发现栈道距水面不高,河中岩石半浸水中,被水冲刷成各种形状,河边悬崖峭壁底部岩石被水冲刷成凹凸不平的旋涡形状,大旋涡共有3个,每个高9米,直径4米。 沿栈道到达八道水发源处,峡谷变得宽阔平坦,东侧悬崖绝壁上,镶嵌着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这就是三溶洞中的第三洞——黑龙洞。黑龙洞又名黑风洞,洞口呈椭圆形,平均直径4米,距谷底高度50米。从洞中流出的水飞泄在谷底,常年不停。进入狭小的洞口,发现里面洞窟广大,不知深浅,时有阴风迎面扑来。据当地民间传说:黑龙洞里面栖息着一条黑龙,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动则生风,静则喷水。它与黑龙潭中的黑龙本是亲兄弟,都是东海龙王的儿子,共同保佑地方风调雨顺。 八道水源泉其实不止8个,数目很多,有的源泉是悬崖峭壁上的天然石灰岩溶洞,高20余米,瀑布飞流直下,声响如雷;有的源泉是谷底平地上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山泉喷涌而出。还有的源泉是埋藏在草丛中的天然石灰岩溶洞,泉水缓缓渗出,潺潺流淌。这些源泉交叉喷射,最后汇成八道水,八道水又名淅水,沿八泉峡向南流去,直到八泉峡南口与郊沟河汇合。1938年,抗日民主政府利用八道水发源处有利地形,设立了八路军兵工厂,造出大量枪弹支援前线。现兵工厂已改为提水站,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行山大峡谷中的八泉峡南起桥上村古桥,北至石子河畔,东附梯脑山脉,西连石河沐山脊,总面积170平方公里。境内,群峰竞秀,高耸入云;万壑争奇,激流勇进;幽幽峡谷绵延数十公里,潺潺水流遍布整个景区。泉源百余处,飞瀑几十条,泉水叮咚绵远流长、瀑布咆哮一泻千里。临涧可观峡闻涛,朝夕能观日出日落,雾雨可赏雾海灵光。举首仰望,峡顶峰头经风历雨,奇石如笋,洞若门户。蜿蜒长峡,如同一幅泼墨长卷,将峡谷气势、山泉飞瀑、激流浪花、奇峰异石浓缩于此,形成一幅巨大的太行山大峡谷风景画。
国家地质专家实地考察后都惊奇地赞叹到:八泉峡是太行山大峡谷地质公园的中心区域,出露的片麻岩真是国内一大奇迹。八泉峡被中科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誉为“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和“太行第一雄峡”。由此可见山西太行山大峡谷内的八泉峡可谓是自然观光,生态旅游、地质科考、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地。
峡谷简介
1996年设立的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以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著称于世。早在5亿年前至4亿年前古生代奥陶系地质学年代,这里曾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到处汪洋一片,除原始鱼类,没有任何高等生命。
随着亿万年沧海桑田的演变,在公园所在地最初形成石灰岩(青石)夹泥灰岩和白云岩岩质山地,接着隆起太行山背斜。
太行山大峡谷内的山西缓东陡,受风化和河流冲刷切割,多森林、山岭、峡谷、洞穴、泉眼、瀑布、水潭、河流等自然景观,以雄伟、壮观、幽邃、奇特、秀丽、险峻取胜。
大峡谷总面积5848公顷,最高海拔1705米,主要景点包括八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紫团山、青龙峡等。
地理位置
太行山大峡谷距山西省太原市250 公里,距山西省长治市40公里(位于山西长治市境内)距河南省郑州市230 公里,距河南省安阳市50 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300 公里,旅游区占地面积93 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74.9%。
太行山大峡谷园内还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自然气候
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7.9℃-11.7℃,最佳出游时间为春、夏、秋三季。
特别是夏季,还可以漂流,最适合游人旅游、休闲。
景点介绍
八泉峡
八泉峡风景区因主源有八道大水同出一地故得八道水。2001年旅游开发时,又依峡谷中部又有两处八泉,三处泉数均合“八”数,易名太行八泉峡。
太行八泉峡,是太行山大峡谷群中品位最高,内涵最丰富,结构参差,气势宏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景区。
它南起桥上古桥,北至石子河畔,东负梯脑山脉,西连石河沐岑脊。
境内:海拨最高的山峰达1700余米,涧壑最低处仅600余米,相对落差达1100余米,总面积170平方公里。
峡谷全长11公里,流城面积60.3平方公里。泉源300余处,飞瀑30余条,主源八道水流量1m3/秒。
现已开发面积为32.14平方公里,依地理位置及内容设置,共分四大景区,十大景点,百余个景观,四大旅游项目。
四大景区为:“伟人峰、伯阳山景区,梯脑山景区(云崖栈、大瑶洼、天上人家),八道水景区、石河沐山脉景区”。
旅游项目为“地上看、水中游、天上观、云中行”。而分布在石河沐、梯脑山两条山脉之间的古村、古寨、古寺、古庙及山林景观、古代战争遗迹等90余处景点景观尚待开发。
俯瞰全境,东西两侧山峦起伏,中间沟谷断壁对峙,呈南北走向模卧其趾,由南往北渐次抬升,山峡珠联恰如一条腾飞的翼龙。
山以秀峰争奇,以史闻名。拾阶登顶,移步山间,山峦叠翠,奇峰林立,山泉叮咚,仙境迭出。临涧可观峡闻涛,小憩可与鸟共舞,朝夕能观日出日落,雾雨可赏雾海灵光,真乃人间仙境,不可多得。故有仙居,辘轳城,马奇寨,砂驼,坂窑等诸多古城遗址。
尤其两山依峡谷激流为天然屏障,历代图天下者,固守山寨,逐鹿太行,争霸中原的故事流传不息,脍炙人口。
为历史名山积演下丰厚的文化资源。使八泉峡风景区锦上添花。
峡以险峻争雄,以水扬名。
蜿蜒11公里的长峡,如同一幅泼墨长卷,将峡谷气势、山泉飞瀑,激流浪花、奇峰异石浓缩于此,形成一幅巨大的山峡风景画。
荡舟湖面或逆流而上,“画卷沿画轴徐徐展开”,环顾两岸,绝壁如削,对峙高耸,雄伟壮观,撼人心魄;岸边崖间涌泉突突,水柱列列,迭迭飞瀑,泻银流玉,诸泉汇谷,声若洪钟。使雄伟壮观的峡谷,增添了无尽的灵气,故有淇河主源,“太行第一水峡”之称。举首仰望,峡顶峰头,日月孕育,风雨雕蚀,奇石如笋,洞若门户。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同一条峡谷,同一面崖体,同一条河床间,依次出露出元古界长城季红砂岩,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石灰溶岩、页岩等三大古岩层,随岩层的逐层逐季形成,全面展示出了远古海洋生物漫长的进化史。
素有“古代海洋博物馆”之称。
国家地质专家考察后惊叹的赞到:八泉峡是太行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中心区,出露的片麻岩是国内一大奇迹。据中科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的专家们确认,八泉峡属“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太行第一雄峡”。
是自然观光,生态旅游、地质科考、休闲度假的理想佳地。
红豆峡
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自然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壶关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和中国最美十大峡谷。
由于境内生长着寓意相思的珍稀树种“红豆杉”故被誉为“中国情峡”。
红豆峡雄奇险幽,集北方阳刚粗狂与南国阴柔和美于一体,可谓汇千峡之秀,纳万种风情。这里有雄山秀水,直壁断崖。
整条峡谷由亿万年前造地运动形成,斧砍刀削,绝壁对峙,河谷高断,瀑潭叠出,岩层丰富,化石众多。
这里林木葱郁,生态完好,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仿佛一座天然氧吧。
在峡谷深处的裙褶形沟坡上,成片生长有2万余株天然红豆杉,这在我国北方地区实为罕见;方圆2.5平方公里的石树公园,奇石林立、树木参差、石树相依,浑然天成,独具特色,为专家学者拍案叫绝;峡谷内还开发建成极具观赏价值的杂果园和植物园,是情侣幽会、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这里有乡村人家,田园风光绝佳。民风淳厚,民俗淳朴,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如诗画卷,不失为都市人返朴归真的理想境地。
这里有商烟隋砖,文化底蕴厚重。穿峡而过的白陉古道是上党古八陉之一;建于隋代和明代的滴谷寺、九连寺,遗址尚存,壁画、石刻、碑碣等遗产颇丰,是探索、考察、研究史前文化、古代历史和佛教文化的现实教材。
此外,这里还有红豆峡保卫战炮台遗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对以上资源的初步开发,红豆峡自然风景区已成为集自然生态旅游、地质古道旅游、宗教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旅游、攀岩探险旅游、爱国主义教育旅游等一系列旅游项目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峡谷山水共天祥地和,红豆情思品和谐温馨。红豆峡美,美在自然;红豆峡奇,奇在珍稀;红豆峡幽,幽在深邃;红豆峡秀,秀在玲珑。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充分体现的是阴阳比和、古今结合、人与自然和谐。
主要景点有七仙峪、三叠潭、紫云岭、锯齿嵝、龙眼泉、滴谷寺、石树苑、红豆谷、植物园、鹅掌沟等。沿峡入境,如坠画廊,千峰竞秀,万木争奇,清流潺潺,飞瀑迭迭,湖光山色,五彩纷呈。
正如诗人所赞“此景本应在天上,醉佛失手落人间”。
游客至此,可攀崖赏红豆,一线天中游,幽谷观奇景,湖潭戏青波,摆渡思古韵,隔岸唱情歌,享受的是和谐、和美、和合,体味的是温情、温馨、温暖。红豆,让人心心念念,情意绵绵!红豆峡,让人物我两忘,魂牵梦萦
黑龙潭
黑龙潭紫团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潭—紫团山—真泽宫景区”范围内,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距长治市64公里,距山西省太原市250公里,距河南省郑州市280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300公里。
黑龙潭,内有龙王庙,古为方圆百里的乡民遭受旱灾时,拜祈甘霖的神圣之地,所在峡谷窈窕峡长蜿蜒曲折,峡谷两壁陡峭奇耸,峰峦叠嶂,奇石佳卉,目不暇接,已然开发的龙潭戏水,悬梯漫步,龙潭灵泽,凌空栈道,孤山巡游等景点贯穿其中,春花秋月,平沙落雁,曲叠沉悬。
黑龙潭主要景观有龙湖荡舟.悬梯漫步、龙潭灵泽、索桥探险、孤山巡游等。进入黑龙潭峡谷口,迎面便是人工湖——龙湖。这里峡谷宽阔,河床平坦,相聚不远处有两道数米高的泥石大坝,将五指河拦腰截住,回流成湖。水泻受阻,回流成湖。待到水位高涨,漫过坝顶,数道瀑布,直泻坝底。游客可乘备好的橡皮舟在龙湖上荡漾,欣赏湖光山色。弃舟登岸,沿河逆行,峡谷越收越窄,水流越来越急,将小径淹没,迫使游客登上凌空搭建在悬崖上的栈道。栈道宽60厘米,长达800余米,从黑龙潭开始,依峡谷走势,蜿蜒前进,直达峡谷尽头。游人漫步栈道上,驻足凭栏观景,脚下是深谷急流,游鱼跃水,水鸟翱翔。身旁为悬崖绝壁,奇石佳卉,目不暇接。当地民间传说:远古时有一条黑龙栖息在潭中,故名黑龙潭。河水流到这里,从20米高的悬崖上跌落到黑龙潭中,形成一条瀑布,涛声如雷。黑龙潭方圆20余平方米,潭水深不可测,碧绿如墨,两侧峭壁高峻,一线天际曲折婉转,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清幽雅静。在黑龙潭北侧的峰顶上,建有龙王庙,自古就是人们祈雨之地,故称龙潭灵泽。过了龙潭灵泽,再往里行,栈道延伸至孤山下。抬头仰望,50余米高处,凌空飞架一座铁索桥,直达70余米外对面悬崖绝壁。当您战战兢兢登上铁索桥,只觉桥随风动,好不容易踽足而行,挨到铁索桥尽头,手脚并用,蹬着悬崖绝壁上豁口,攀援而下,心惊胆战,方才真正领略了索桥探险的滋味。孤山脚下是五指河,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流出,向峡外淌去。一座6米高的大坝,将水拦阻蓄积起来,围绕孤山,形成宽30米、长500米的环湖。乘游艇在湖上巡游孤山,见山上草木茂盛,山下石壁裸露,景观奇特,不虚此行。离开黑龙潭,沿五指峡东行1公里,就是白龙潭。白龙潭周围都是悬崖峭壁,山涧流淌,丁冬和鸣,如悬钟敲响。涧水汇成瀑布,泻入潭中,浪花飞溅达1米高,潭水在阳光照射下,水波涟漪,白光闪烁,变幻莫测,仿佛无数条白龙潜于潭底,故称白龙潭。白龙潭是游客消暑戏水的绝佳去处,也是观赏风光的旅游胜地。
紫团山
紫团山,因山头常有紫气缭绕而得名,《潞安府志》记载,“宋以后之紫团即唐以前之抱犊也”,古有“南五夷,北抱犊”之说,今留有咏紫团诗百余篇,景区内的宗教文化主要体现以紫团山白云填充道教文化为主,还有云盖寺遗址的佛教文化遗存。
紫团山海拔1500余米,其间峦纵横,嶂峰叠层,长松翠柏,浓荫蔽日,泉流潺潺,珍禽西西,春夏鸟语花香,馨香荡溢,秋来红叶满目,松柏愈鲜;冬季堆银挂玉,碧青璀璨,现已开发的一线天、独石桥、飞来石、断头龟、官印、天书、探水千年龟、云梯、白云寺、紫团洞等奇特绝妙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更使人亦痴如醉,赞口不绝。
紫团洞位于紫团山边,白云寺下,因岩溶地貌造型奇特,洞容之大,因而被称之为“北方第一洞”。洞内千门万户,曲折回环,深远莫测,扑朔迷离。有各类不同的钟乳石,构成景观上百处,壁虎、二鱼相吻、桃仙对石榴、豆山米山、松花江、南天门、五龙壁首、万年灯、七音钟、唐僧取经、紫禁城等景观,惟妙惟肖,气势磅礴,引人入胜。
景点有紫团洞、白云寺、慈云院、南极园、云盖寺、福水泉等近10处景观。紫团山麓有一个石灰岩(青石)溶洞,洞口常有紫气团聚如盖,故名紫团洞,紫团山也因此得名,自古就有团峰倚秀的美誉。紫团山山峦纵横,峭拔高耸;漫山苍翠碧绿,珍禽和鸣;山涧泉流潺潺,长年不息;沐浴朝阳夕下,霞光万丈;公路蜿蜒曲折,直达峰巅。紫团山麓的紫团洞,可供游人探险寻幽;山巅现存明清时修建的白云寺,其木雕、砖刻艺术令人叫绝;山下东北处是云盖寺遗址,可供游人发思古幽情;南极园种植的紫团参,更是游客首选的购物佳品;离紫团洞不到5公里的福水村盛产天然矿泉水,日流量200吨,含锌锶、锂,为祛病、健身、益寿的上好饮品。团洞坐落在紫团山麓,洞口狭小,仅容一人爬行而入。每当日出日落,在阳光映照下,常常有紫气升腾、团聚如盖、璀璨夺目。现已在洞口旁另辟新门,供游人出入。进人洞内,但见洞窟曲折回环,四通八达,洞深莫测。现已开发游程1000余米。洞穴狭阔不一,高低错落。最高处达50米,最低处不到3米;最阔处可容千人,最窄处不能侧行。洞内冬暖夏凉,温度宜人,泉水丁冬,雅趣横生。紫团洞系500万年前至天然石灰溶洞,岩溶地貌发育明显,里面有绝无仅有的溶奇观,钟乳石构成数十种景观。从洞口开始,依次为壁虎、二鱼对吻、仙桃与石榴、豆山与米山、松花江、狮虎山、青蛙岭、南天门、通天河、鲤鱼精、珞珈山、玉女盆、九华山、玉皇大地、定海钟、七音钟、万年灯、唐僧取经、五行山、鳖精、状元拜塔、顶天柱、五龙聚首、紫禁城、南清官、水帘洞、石马、八仙宫、紫团二仙女、焰火场、二仙池、老爷坡、天花宫等36景。二鱼对吻最为奇特,每条鱼长5.6米,据考证为地壳变动时留下的一对原始鱼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玉女盆上有天然盖石,盖上有仅能容手的小口,把手伸进去,可以摸到永不干涸的泉水。七音钟是一个高2.5米、直径0.3米的钟乳石柱,用石头头敲击它的不同部位,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白云寺位于紫团山巅,始建于北魏,明、清、民国时屡有续建,保存至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寺面积800平方米,该寺坐北朝南,有前、后两进院落,为砖木建筑结构,寺内的过亭保存了大量的清代木雕、砖刻艺术精品,值得游客驻足仔细观赏。慈云院遗址与云盖寺毗邻,也是一座佛教寺院。慈云院始建于983年(宋太平兴国七年),1144年(金皇统三年)重修,1547年(明嘉靖二十六年)再修。南极园位于紫团山麓,是滋补精品紫团参的原产地。据当地民间传说说:南极仙翁曾在这里采参炼丹,南极园由此得名。南极园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良田成陇。四周峭壁耸立,松柏苍翠,多阴少光,溪水潺潺。在紫团山麓东北侧,坐落着云盖寺遗址。云盖寺紧邻慈云院,周围是悬崖峭壁,森林簇拥,潺潺溪水,流淌不息。
青龙峡
青龙峡原生态自然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壶关县大河村。融青山、绿水、峡谷、洞穴、激情漂流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纳太行山国家地质博物馆、山道雄关、战事翰墨等人文景观于一身。游程约需4小时。这里气候温润宜人,林木浓荫蔽日。有刀削斧劈般的雄宏悬崖、千姿百态的象形山石、幽深清凉的洞穴、优质甘洌的山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珍异稀有的动物、美丽动人的传说、风情独具的社火……。一切皆原汁原味。来此,远离闹市喧嚣,身置山水静地,回归天成自然,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作为青龙峡景区配套设施的准四星大河宾馆,环境优美、设施典雅、服务周到、至尊享受。宾馆备有豪华套房、高档标间、普通标房;大、中、小会议室;大、中、小餐厅;棋牌室、健身房、演艺厅等一应俱全。可同时接纳二百人住宿,三百人会议,五百人就餐。餐饮荟萃本土厨艺,风味独特。乡村篝火晚会,纵情狂欢,通宵达旦。消夜特色一眼,口人心弦,乐而忘寝。欢迎您下榻大河宾馆!
青龙峡呈南北走向,全长5公里,其中点缀着青龙潭、莲花台、狐仙洞、马奇寨等4个景点。因峡内有青龙潭,故名青龙峡。青龙峡自然风光优美,是休闲、度假旅游胜地。青龙峡南口宽阔敞开,两侧山峰平缓低矮,遥相对峙。漫竺竺苎筌:柏、柿、枣树,花草丛生,遍地青翠,万紫千红。谷底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灵石,最小的可拿到手中把玩,最大的一块灵石为长方形,长15米、高15米、宽3米,孤零零地矗立在小山丘上。令人惊奇的是,在大石顶上长着一棵翠柏,四季郁郁葱葱。距大灵石不远处,在峡谷底部有一个河床断层,溪水从断层悬崖峭壁峭壁顶端跌入深潭,形成巨大的瀑布,瀑布落差30多米,宽2米,水声如雷贯耳。长年累月瀑布冲刷形成水潭。水潭面积200余平方米,深10余米,潭水青翠碧绿如染。据当地民间传说:古时青龙潭内有一条青龙,温顺可爱,乖巧伶俐,喜欢与人嬉戏,故人们为水潭起名叫青龙潭,也叫乖龙潭。
游客前行到青龙峡中部,发现在悬崖峭壁的顶端,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洞口,大洞口有外、里两个洞窟,泉水从洞中流出,这就是狐仙洞。狐仙洞全长400米,大洞口为长方形,宽3米、高5米;小洞口为正方形,长、宽均为3米;大、小洞口相距3米,因狐狸偶尔在洞中出没,故名狐仙洞。狐仙洞是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具有发育明显的岩溶地貌,钟乳石构成各种溶洞景观。进人大洞口,有外、里两个洞窟,外洞右侧洞壁上有形似各种花卉的钟乳石图案,左侧洞壁上有形似游龙飞舞的钟乳石图案,一直延伸到旁边的小洞中去。里洞顶端有一块突出的巨型钟乳石,直对着洞口,形状颇似青蛙,蛙口喷出高20余米、宽2米的瀑布,落在洞窟底部,缓缓流到洞外。据当地民间传说:从狐仙洞流出的泉水是洞中狐狸成仙后留下的神水,喝多了可以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离开狐仙洞继续前行,便来到了青龙峡尽头。在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巨大的天然石台。石台坐北朝南,台中间有石灰岩天然溶洞,洞口有莲花状钟乳石,泉水从洞口喷涌而出,形成喷泉,喷泉状如莲花,故名莲花台。莲花台与谷底落差100余米,随年降水量变化,喷泉莲花初萌于春,盛开于夏,衰落于秋,枯萎于冬。同时随日照强度变化,泉水呈现出白、赤、橙、黄、绿、青、蓝、紫八种颜色,好似盛开的八色莲花,从谷底望去,煞是好看。
距莲花台不远处的药王山巅上,至今仍留有古代营寨遗址,营寨长官是总兵马奇,故称马总兵寨。马总兵寨雄踞在药王山巅高地上,海拔1190米,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马总兵寨四周垒有坚固的石城墙,墙上有耸立垛口,墙里建有碉堡、房屋等军事设施,利于驻兵防守,出征打仗。另外也设有舂臼、碾盘等生活没施,又使营寨具备了生活功能。马总兵寨西有古寺院遗址,里面留有佛堂、石碑等遗迹,这一切都让游客不难想见当年营寨和寺院的繁盛。如今已是残垣断壁、瓦砾成堆的废墟,变成今天留给世人的旅游景点,到这里参观游览的客人络绎不绝,倾听导游讲述着马总兵寨的古老民间传说。据当地民间传说:古时候,马奇总兵驻守山寨,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他听说寨西寺院里的僧侣依仗武功高强,残害百姓,非常生气,便率兵拆毁寺院,杀掉僧侣,受到百姓的爱戴。
|